如今,睡个好觉成为多数人的心愿!
当生活的节奏不断加速,越来越多的人被失眠缠上,成了夜晚的 “孤独守望者”。失眠的痛苦,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:躺在床上数羊数到天亮,大脑像装了永动机般不停运转,白天则昏昏沉沉、注意力涣散,情绪也跟着变得暴躁易怒,仿佛整个人都被无形的网紧紧缠绕,找不到喘息的缝隙。
失眠绝非小事,它在悄悄吞噬健康
很多人把失眠当成无关痛痒的小问题,觉得熬一熬就能过去,却不知它正以缓慢而坚定的速度侵蚀着身体的每一个角落。长期失眠会让免疫力大幅下降,感冒、过敏等小毛病接踵而至;会扰乱内分泌,导致皮肤暗沉、脱发,甚至影响新陈代谢,增加肥胖、糖尿病的风险;更会对心理健康造成重创,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与失眠相互交织,形成恶性循环。它就像一枚隐藏在身体里的 “定时炸弹”,随时可能引爆各种健康危机。
正视失眠:它是一种需要科学干预的疾病
不少人将失眠归咎于“压力大”“心事重”,试图通过服用褪黑素、尝试各种助眠产品来自救,却往往收效甚微,甚至陷入 “越想睡越睡不着” 的怪圈。事实上,真正的失眠是一种疾病,并非简单的 “情绪问题” 或 “身体疲劳”。褪黑素等产品仅能起到辅助调节时差的作用,对于长期、顽固的失眠来说,根本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。
此时,盲目依赖偏方或保健品,只会延误治疗时机,让失眠愈发顽固。只有通过专业的医学检查和科学的干预手段,才能找到失眠的根源,对症下药。
失眠了该怎么办?先试试这些调节方法
当出现失眠时,先别急着焦虑,可以尝试一些日常调节方法来改善。比如: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,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,即使周末也不打乱节奏,让身体形成稳定的生物钟;睡前减少接触手机、电脑等电子设备,因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,影响入睡;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,保持卧室安静、黑暗、温度适宜,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;睡前还可以通过泡脚、听轻柔的音乐、进行简单的放松冥想等方式,帮助身体和大脑放松。
不过,这些调节方法并非万能。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节后,失眠状况仍没有改善,比如连续几周每周至少有3天出现入睡困难、睡眠浅、易醒且醒后难以再次入睡,或者白天出现明显的疲劳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下降、情绪低落等症状,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,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就医了。因为此时的失眠可能已经超出了自我调节的范围,需要专业医生的评估和干预。
顽固性失眠能治好吗?听听谢主任怎么说
在门诊中,经常会遇到失眠十年、八年的患者,他们大多尝试过各种方法,却始终与好觉无缘,久而久之便失去了信心,认为自己的失眠 “无药可救”。对此,我院中医科谢帆主任给出了明确的答案:顽固性失眠并非不治之症,只要找对病因、对症治疗,同样可以拥有安稳的睡眠。
谢主任解释道,顽固性失眠的成因复杂,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、内分泌失调、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。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、睡眠监测、心理评估等专业检查,能够精准定位病因。比如,对于因焦虑情绪引发的失眠,在调节神经功能的同时,结合心理疏导往往能取得显著效果;而对于因褪黑素分泌节律紊乱导致的失眠,则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调整生物钟,而非单纯补充褪黑素。
我院中西医结合,从根源上解决失眠问题
针对失眠的治疗,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,将现代医学的精准诊断与传统中医的辨证施治相结合,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。
在西医治疗方面,通过精准的检查明确病因后,运用药物调节、物理治疗(如经颅磁刺激)等手段,快速改善睡眠状况,缓解因失眠引发的身体不适。同时,配合专业的心理干预,帮助患者消除对失眠的恐惧和焦虑,建立健康的睡眠认知。
中医则注重整体调理,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,辨证分型施治。比如,对于心脾两虚型失眠,采用健脾养心、安神助眠的方剂;对于肝郁化火型失眠,则以疏肝泻火、镇静安神为主。此外,针灸、推拿、艾灸等中医特色疗法,能够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,从根本上改善睡眠质量。
通过中西医的协同作用,不仅能快速缓解失眠症状,更能从根源上调理身体,减少复发,让患者逐步摆脱失眠的困扰,重新拥抱香甜的睡眠。
如果您正被失眠折磨,不妨放下顾虑,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。相信在科学的治疗下,每一个夜晚都能成为安心休憩的港湾。
JXR 2025 0812